.

我是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微信群钛媒体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丨互联网指北

年4月的某天晚上,李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

当时他在微博上刷到了“榆林米脂砍学生事件”的新闻,然后跟着各种媒体报道围观网友们在“凶手是否有抑郁症”这个问题上反复交锋,最终在“凌晨4点”得出了初步结论:自己太符合网友们口中抑郁症的典型特征了——情绪长时间低迷、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起、常常感到乏力、胸闷等各种生理不适。

(在当时,对于抑郁症的争论比案件本身更激烈)

这个判断几乎定义了他之后两年的人生。

在此之前,李俨从未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病理”方面的原因联系在一起,更不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会对他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他独居、单身、工作与家两点一线、不沾烟酒也不喜运动——他曾经想象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过“一个人在家里孤零零的死去,直到发臭才被人发现”这个最坏的心理打算。

而那天晚上的“对号入座”让他猛然觉醒了“求生欲”,“因为自己实在没办法想象爸妈站在我的坟前哭,然后转身要去拉架架车(注:四川话,货运三轮车)挣钱赔偿受害人的样子。”

于是这段“胡思乱想”称为“人生转折点”。之后他给自己报了重庆某大学心理学部举办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课程,每周末坐动车去重庆上课,完成了初级的全部个课时顺利拿证;也开始试着接触“同类人”,做过某心理学会的新媒体志愿者,也在社区的心理援助中心做过义工。

以至于朋友在将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