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张守坤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阳
随着互联网向低龄群体的迅速渗透,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及南方数媒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存在普遍性:年未成年游戏用户规模约1.1亿人,并且近年来未成年人触游低龄化趋势明显,12岁至14岁有游戏习惯的未成年人约有78%在11岁前初次接触网络游戏。
在这些现状和趋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实中,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实际效果如何?
《法治日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形同虚设;许多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的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需手动设置,更容易被规避。
商家逐利平台缺少监管
防沉迷系统绕开很容易
年7月16日,中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强制上线,开始全面执行。据了解,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就是为了让身体和精神尚处在发育阶段、缺乏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能够健康成长,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由各主要游戏、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推行的软件系统。
年,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多个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家长在选择“青少年模式”后,用户的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和在线时长均会受到限制,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
那么,现行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实施效果如何?《法治日报》记者选取多款游戏平台和短视频、直播平台进行了试验。
《法治日报》记者发现,大多数网页游戏都不存在防沉迷系统,玩家无需注册就可以凭借游客身份畅玩。许多手机端和电脑端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设定较为简单,实名认证环节仅需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即可完成认证。《法治日报》记者随意输入几个亲友的身份信息,发现很容易就能通过验证,甚至网上公布的通缉令上的身份信息也可以。
某网络平台职工陈某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这种实名认证的流程是,在你输入身份证和姓名信息后,后端拿到这个数据去请求公安系统的接口,公安系统接口会验证你输入的身份证和姓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会验证通过,不会再进行其他核验。“所以从网上随便找个他人信息,都可以跳过防沉迷系统。就目前来说,上传身份信息加人脸识别是比较有效的实名认证方式。”陈某说。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款移动游戏产品内开启人脸识别验证,针对性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有些游戏登录验证后还会根据玩家游戏行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限制游戏时间和游戏充值。
这种人脸识别和家长守护平台是否就能堵住防沉迷系统的漏洞?
有些未成年玩家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一个平台的使用时间结束后,换一个游戏平台还可以继续玩,每天能玩的时间也没有限制。还有成年人有偿代替未成年人完成人脸识别验证的破解方式。
此外,《法治日报》记者发现,多个电商平台中都有售卖各类游戏账号的商家,经询问,很多商铺都能提供已完成实名认证的“无限制账号”,并表明很多游戏中的人脸识别认证只会遇到一次,买了就可以不限时玩。不仅如此,网上还流传着许多版本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和成长守护平台的攻略,在贴吧、电商平台上还有宣称给钱就能够帮助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广告。
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桃沟派出所民警杨俊楠向《法治日报》记者表示,这种声称花钱就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基本上都是骗子,一开始收取的费用可能只要几十元,但当玩家付费后,这些人就会以其他理由要求未成年人继续付费,近年来已发生过多起这种案例。
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青少年模式需要选择才能生效,这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更为困难,很少有未成年人会给自己上锁。而很多直播平台,即使不登录也可以不限时观看直播,只是画质略有影响。《法治日报》记者打开虎牙平台某直播间发现,即使过去了6个小时,还是可以用游客身份正常观看。
技术管控更需家庭守护
多方合力堵住系统漏洞
从现状来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确实存在不少漏洞,有许多方式可以绕过和规避,但是否可以说它没有起到作用?
白皮书显示,从保护效果来看,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防沉迷系统较过去更为严格、智能,并能够切实有效地制约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防沉迷系统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保护效果也有所区别,对于更缺乏自治意识的4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起效的比例总体接近80%,对于15岁以上能够更加熟练使用网络技能的未成年人,其有效性稍有下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有和没有防沉迷系统差别很大,虽然确实有些人能够轻易绕开和破解防沉迷系统,但对相当一部分具有网瘾、意志力不强、自身无法控制的青少年起到了拦截作用。
如何尽可能地堵住防沉迷系统漏洞,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