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后第一课来了警惕高考诈骗,从你我做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高考落下帷幕,就在考生们忙着畅想未来,尽情放松的时候,诈骗分子已经在“摩拳擦掌”,布置起各种诈骗“陷阱”。

放榜阶段

引诱提前查分,

志愿填报阶段

推出含木马链接的“志愿填报”APP、

谎称有“内部录取名额”,

招录阶段

发放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谎称可花钱“补录”、

代申请高考补贴

……

应届考生和家长必须提高警惕,逐一识破这些“高考骗局”,以免损失了钱财,又耽误了考生的前途。

▋骗局1:可“提前查分”

临近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考生或家长一旦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相关信息。此外,不法分子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还可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获得钱财。

提醒: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轻信所谓的“提前查分”,查分要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骗局2:下载“志愿填报”APP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家庭开始琢磨志愿填报,在网上搜索时会遇到不少“志愿填报”App,这有可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以此获取考生的个人信息,进行下一步的诈骗活动。

提醒:不要在手机论坛、非安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此类APP。

▋骗局3:“高考志愿规划师”有“内部名额”

当考生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泄露后,也许会有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的“高考志愿规划师”主动前来联系,通过交费指导填报志愿,或交钱预定高校录取的“内部名额”,精准实施下一步诈骗套路。

提醒: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请考生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提供的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合理填报。

▋骗局4:收到“不请自来”或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近年来,常有考生接到“不请自来”或伪造的录取通知书。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不法分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提醒: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