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认证简介
AEO在企业里面里的意思是:经认证经营者。经认证的经营者(AuthorizedEconomicOperator):在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中被定义为:“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货物国际流通,并被海关当局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或相应供应链安全标准的一方,包括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报关行、承运商、理货人、中间商、口岸和机场、货站经营者、综合经营者、仓储业经营者和分销商”。
AEO认证企业是中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中国海关依法开展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海关的AEO互认,并给予互认AEO企业相应通关便利措施。认证的企业可以享受通关便利,包括减少单证审核,指定海关联络员负责及时沟通,以解决AEO企业通关中遇到的问题。
AEO认证标准如下:
1.财务状况标准——财务指标项目不达标时的补救措施
财务状况标准区别于其他3类标准,属于不可改进的标准。由于财务状况是已经实际发生的客观事实,且各项财务指标均为通过财务账簿、凭证等如实反映,因此不具备客观上可以改进的前提条件。既然如此,当部分已经实际发生的财务指标不达标时,是否就意味着企业完全不能申请AEO认证了呢?
作为一种补救措施,除了会计信息以外,企业可以向海关提供符合要求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出具的保函,保函的受益人为负责AEO认证的当地直属海关,担保期限应当截止至申请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达到认证标准之时(通常到第二年)。
2.内部控制标准——“海关业务培训标准”的落实方法
作为内部控制标准中针对企业组织机构的一个重要标准,海关业务培训标准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例如《海关法律法规及风险防范培训手册(或办法)》等书面制度,以有效保证企业高管人员及业务人员在日常进出口业务中做到知法守法。其次,企业还应当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内部培训体系,包括海关法规知识以及实务技能,以此确保企业贸易活动的运行合法、规范。当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模式以及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培训计划。最后,海关在实际认证时,既要审核以上培训制度的合法、合理、有效性,同时也会就有关内容分别向公司法定代表人、高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进行询问,核查实际的培训落实情况。
需要提示的是,从海关法律监管角度讲,企业违规追责是要追究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全部涉案人员的责任,而海关法律又不是简单易懂的法律,所以企业管理层和操作人员因为自己的误解触犯法律而获刑的情况比较常见。需要企业,特别是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高这方面的合规意识。
3.贸易安全标准——海关审核商业伙伴安全控制标准的方法
海关基于贸易安全的考虑,将申请AEO认证企业的商业合作伙伴也纳入到了审核范围之内,审查的重点在于该商业伙伴的安全控制措施。海关进行审核时,首先对申请企业用于选择、评估和考核该商业伙伴的书面文件进行审查;其次,还要审核该商业伙伴是否在内部建立了符合认证标准的评估制度,并在与申请企业之间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AEO认证中有关贸易安全的标准以及实际执行情况。此外,如果申请企业是一家贸易型企业,则海关还会抽取与其有商业合作关系的一家国内主要供应商,并对该供应商的贸易安全进行实地检查。如该供应商属于海关AEO认证企业,可免于相关评估及检查手续。
4.守法规范标准——正确理解“报关差错率”
守法规范标准中针对进出口业务规范明确规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连续4个季度单季报关差错率或者所委托报关企业报关差错率不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报关差错率。这里的“报关差错率”是指,以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委托的报关行)为申报单位被记录报关差错的总次数,除以同期以其作为申报单位申报总次数的百分比。我们建议无论是准备申请海关AEO认证资质的企业,还是已经获得认证资质的企业,都应当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