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市黄浦区的朱女士在网络直播间花费元“抢”了一只“跳楼价”的玉镯,随货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鉴定证书,上书“翡翠”,鉴定为A货。然而,在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的珠宝玉石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朱女士的玉镯却被鉴定为“翡翠(处理)”,也就是说她的玉镯是经过填充的,是B货。
凭一张假鉴定证书,把低劣货当优质货来卖,这是很多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针对线上线下的一些珠宝玉石鉴定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既扰乱了市场,更严重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率先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份珠宝玉石鉴定的团体标准《珠宝玉石检验检测机构良好能力规范》,以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傅军说。
看照片作鉴定5分钟出结果
在某网购平台上,记者点击搜索“珠宝玉石鉴定”,瞬间数十家相关网店就“跳”了出来,标价从1元到元不等,记者选择其中一家标价为1元的鉴定网店进行咨询。
“我有一只手镯需要鉴定,请问怎么操作?”“发照片给我们,直接给你出鉴定结果。”
虽早有心理准备,但该网店客服的回答还是出乎记者预料:这也太随意了吧?
随后,客服给记者发来一份鉴定价格表。
“服务价格:鉴定材质真假10元/件;估值20元/件;鉴定材质真假+估值20元/件;半成品鉴定40元/件;原石鉴定80元/件;钻石、宝石、彩宝、珍珠50元/件。”
记者与店铺客服的对话
原来1元标价竟是吸引顾客的幌子。
按照客服的要求,记者支付了相关费用后,添加了“鉴定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