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经验做法南

六合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江苏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类型为多业态复合型,规划面积6万亩,其中核心区约2.4万亩。

园区已形成以高效园艺(绿色蔬菜、应时鲜果)为主导,农产品加工为提升,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体系。高效园艺上建成原料生产基地近亩(其中桃、葡萄、梨等鲜果约亩,蔬菜约亩,苗木花卉约1亩),创建成为省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循环农业上建成江苏省农科院动物基地、伊利生态牧场两个国家级示范养殖小区,休闲农业上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五星级园区,年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创建工作典型做法如下。

(一)聚焦政策,确保相关部门群策群力。

示范园创建工作得到市、区、镇三级的高度重视。市级层面,市政府将园区创建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挂图作战表,市政协作为第号重要提案进行督办。区级层面先后出台组织领导、督查考核、支持新型主体发展、园区土地保障、金融服务、大学生返乡创业等近十项政策文件,批复同意设立0万元的示范园创建专项补助资金。镇级(园区)层面出台扶持经营主体发展意见。市区各部门紧密协调,多次到园区现场调研,开展业务指导,给予项目支持,创建工作呈现出全市上下一心、合力创建的状态氛围。

(二)聚焦项目,确保推进过程有力有序。

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立足现状基础、创建任务,排定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互联网+、乡村旅游等7类创建项目33个,总投资2.33亿元。针对每个项目,逐一落实建设内容、每月进度、责任人员,坚持每周项目推进例会制、每月调度制,有力推进项目实施。以专家指导为保障,实行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5名专家教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指导。

(三)聚焦乡村振兴,确保探索实践善作善成。

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先后举办乡村生态游、农业体验游、民族风情游、健康养生游等节庆赛事,同时多样化开发农家乐、房车营地、民宿等配套,推动旅游由“一日游”向“多日游”跨越,由“过境地”向“目的地”跨越。紧扣“节庆活动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园区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利益联结、发展共享。将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先后探索建立了订单农业农超对接、产业联盟一体运营、人才培育流转聘用、财政资金入股增收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增收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接待浙江、广西、贵州、河北、江西、安徽、陕西、山西、新疆、青海、重庆等22个省市及省内区县参观考察。

六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已成为南京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工作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形成了以下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发展经验模式。

(一)田园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

园区引进巴布洛生态谷项目,先后建成精品葡萄、蔬菜园艺、畜牧水产等现代农业生产区约10亩,开发农耕文化、亲子互动、农品采摘、科普教育等60多个项目,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常年用工多人,季节性用工多人,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探索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南京巴布洛模式”。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年刊发《瞄准需求优供给、融合发展增实效》调研文章在全省推广。其独特性:一是调准方向、聚焦富民。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集聚区,让农业也能成为就业“高地”,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务工、管理承包、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调优结构、促进融合。一产上选种优良品种,二产上发展果蔬产品分拣、初深加工,三产上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创立“云厨一站”线上线下运营模式,在南京开有约家社区门店,形成“生产基地+中央厨房+社区门店”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园区一二三产业。三是调强支撑、创新引领。针对乡村休闲旅游市场变化,优化产品供给,推动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互动;打造了视频监控、精准传感、无线传输、水肥一体灌溉等智慧生产管理系统。

(二)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乡统筹。

园区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园区田、水、路、林、村实施较大规模的综合整治、适度规模流转,带来三产融合显著变化。年8月省市外多家媒体聚集园区,进行集中宣传报导。其独特性:一是贫地变良田,发展得空间。利用土地综合整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原先的“烧饼田、油条地”变成“田成块、路成行、渠贯通”,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离地不失利,群众得实惠。整理后的农田增加了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土地租金增加。通过实施旧村改造,推动村民集中居住,改变了乡村落后面貌,农民房产实现增值。三是农村增绿色,环境得提升。充分发掘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发展,并形成以樱花、桃花、油菜花等不同主题景观的“四季花海”,人在村里、村在景中,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环境都得到极大改善。

(三)区域公用品牌助推产业升级。

针对园区农产品商标品牌多而小、小微农业主体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状,年创建了江苏省首个镇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多彩竹镇”。

通过政府搭台、购买服务、专业运营,设定品牌使用准入门槛,确立专业化、市场化、公益化的运营原则,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实施质量追溯,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宣传策划、营销活动,推动了“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市场知名度、认可度不断提升。

由于政府背书,消费者放心,两批16家授牌单位的销售额、游客数平均增长达30%以上,产品溢价率平均在10%左右。同时,品牌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生产经营主体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创建以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比重增长幅度达30%,申报成功“六合板栗”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

下一步,园区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借鉴示范园建设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多业态复合”融合方式,进一步彰显特色亮点,提升产业内涵,增强富民成效。

进一步抓好利益联结创新,在富民增收上求实效。大力推广“多彩竹镇”区域公用品牌,与苏宁易购、云厨一站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规范指导品牌认证产品生产、供货、物流等环节。利用巴布洛云厨一站拥有的多家社区门店优势,扩大“订单农业+农超对接”规模,带动农民增收。推广“人才培育、流转聘用”模式,不断增强农民创业增收的内生动力。

进一步提质“美丽乡村”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求突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园区将抓住绿色转型机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战略,将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把生态化、绿色化发展融入到改造提升园区主导产业中去,把生态绿色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园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发展与人文生态建设双赢,切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加强文化教育、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乡村文明,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发掘民族风情、民间技艺,确保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

图片:止马岭大泉湖

进一步抓好经验总结,在示范带动上做表率。充分发挥园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对于园区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土地整理+城乡统筹”“公用品牌+产业升级”以及农民利益联接机制创新等方面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整理提升,并在更大的范围进行示范推广,真正将示范园打造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