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检测治疗居家完成防疫物资紧张就医难

来源:券商中国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国家卫健委等相关司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出席,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负责人指出,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充足,抗原检测试剂在一些地方出现暂时性短缺,主要因为前期市场需求较少,终端药店库存较低。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需要。

  对于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造成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工信部进一步加大相关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助企制定增产扩能方案,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等情况,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要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缩短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同时,通过互联网医疗并由第三方配送药物等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医院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疫苗接种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有很大益处。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指出,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抗原检测试剂暂时性短缺,随着产能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

  “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工信部进一步加大相关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并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保障重点药物的生产供应,及时帮助解决物流、用工、用水、用电、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困难,支持企业迅速进入满负荷的生产状态。

  同时,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将解热镇痛药作为重点,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和快速响应机制,多措并举提高质量。

  周健还指出,抢购与囤药,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患者购药困难,面对当前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工信部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经实名认证,上传抗原检测证明等方式,可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对于群众关心的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情况,周健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出台后,工信部进一步加强对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和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调度。

  工信部将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4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白名单,给予重点保障。同时,工信部指导企业做好关键原辅料的采购和储备,建立原材料多渠道供应机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同时,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55亿剂,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工信部将重点做好生产调度、强化质量管理,做好疫苗供应保障。

  此外,我国防护用品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口罩等防护用品产能可以满足疫情防控需求。近期,针对N95口罩需求上升,工信部重点对N95口罩加强生产调度,以保障防控需求。

  总体看,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是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暂时性短缺,主要是因为前期市场需求较少,终端药店库存较低。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需要。

  多措并举削减医疗机构瞬时就诊高峰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群众就医困难等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我们要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据统计,截至12月14日12点,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了3.3万个。

  同时,进一步简化发热门诊就诊流程。绝大多数患者到发热门诊主要是为了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药品,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据有些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

  推动分级诊疗方面,焦雅辉指出,在城市以医联体为载体,在农村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推动实施新冠肺炎以及其他的医疗服务工作的分级诊疗工作。基层主要是实施健康监测,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健康管理;医院提供技术、人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保障,满足一般诊疗的需求;医院重点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

  “通过互联网医疗,根据诊疗方案以及居家治疗指南,为出现新冠症状的问诊患者开具相应处方,通过线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应的药品。并要求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用药指导,以及分时段预约诊疗的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医院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焦雅辉表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也表示,“新十条”实施后,轻症、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在家进行隔离,进行居家治疗。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远程指导、互联网医疗等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居家人员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于重症和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医院进行救治。如果基础疾病比较严重,医院进行治疗,可以与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对接联系,由他们帮助转诊。情况比较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去相关医疗机构就诊。

  首次加强免疫接种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指出,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截至年12月13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7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2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8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73%和90.37%。

  夏刚表示,从国内外新冠肺炎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危重症,因此这些人接种疫苗获益是最大的。

  记者注意到,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夏刚指出,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或紧急使用的13种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包括新增紧急使用的4种疫苗,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或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