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每一位高中毕业生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一次考试。高考之后的第二个难关就是志愿填报。对于考生来说,高考是他们学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志愿填报,则是决定他们未来学业道路的重大选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市场流通,各类志愿填报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很多的家长和考生,在接受到高考成绩之后,为了更好的选择高校和专业,倾向于选择志愿填报机构的服务,但是在选则机构的时候,相信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因为很多机构收费过高、服务质量过低等问题,导致家长和考生深受其害,使他们的高考之路因此而受阻。那么如何才能够选择到质量好,收费透明的志愿填报机构呢?答案之间就在于正确选择,和志愿填报机构的真实资质认证上。
畸高的服务让家长心累
高考成绩公布后,高中生和家长开始了新一轮“战斗”,高考志愿填报。由于几乎所有高校都提出了“综合素质”的概念,很多高中生开始追求海外游学经验、各种社团和政治组织经验等,在志愿填报时有被其他因素所干扰的风险。于是很多家长选择了志愿填报机构,以期望提供更加专业的咨询服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志愿填报机构的收费不断上涨,甚至出现了“名师出马”的呼声,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志愿填报机构的服务品质也开始遭受质疑。不合理的收费、骗局、口胡乱猜、毫无建设性的建议、不靠谱的数据统计等一系列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浮出水面。
1、不合理的收费
来自山东一位考生的父亲表示,他在咨询机构进行1对1填报,花费了元,机构承诺分配给他的高级咨询师,实际上在谈话过程中并未谈到更加具体的选校方案。事实上,这笔巨额的费用只是为了购买咨询服务而支出。
近年来,正规的志愿填报机构不断涌现,但在市场上仍有不少机构因收费过高而受到争议。有的机构虚假“一对一”填报服务,实际上是由一名老师同时接待几名考生。并且有的机构收费趋近于天价,丝毫不顾及家庭福利问题。
2、骗局
有不少机构的锅饭就是让家长“上当”,拿到了不高不低的热门大学名单,而这些建议,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一些机构甚至推销“名师”或“招生办干部”来跟家长“一对一”,实则为诈骗。依托媒体满天飞的口音,骗取了人们的信任后,以高价收费为代价将他们的不当行为掩盖了。
、口胡乱猜
很多机构废话连篇,给用户提供的信息极其含糊,甚至连专业知识的准确性都无从考证。包括填报重点在哪些院校,哪些主修课程需要选择等等问题,都未意识到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让家长得不出明智和有理的选校建议,使得每年的填报结果都相当的不尽人意。
4、不靠谱的数据统计
很多机构的数据部分,令人误解甚至造成压力,请见谅。比如,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中,药学是一个生源非常稀缺的专业。因此机构为了向用户展示自己的数据分析实力,会在小众专业统计中将药学设为优质推荐范围之内,但在实际生源之下,药学往往是相对不靠谱的。
教育部介入,清理乱象,家长和考生从选机构上得到经验
面对志愿填报市场的乱象,教育部介入管理,加强对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监管。今年,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心理健康监管办法”,规范了咨询机构在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据悉,教育部将明确要求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利用科技手段,向考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和科学的填报咨询服务,打造一个“客观、公正、透明”的志愿填报工具,深受考生和家长的欢迎。
此外,教育部还通过专门的检查组,进一步监督管理机构的服务内容、收费合理性和咨询师资质等方面。开展随机、不定期的检查行动,对服务态度恶劣、收费不合理、提供虚假服务等问题进行罚款和整改,让考生和家长真正体验到高质量的志愿填报服务。
家长和考生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有真实资质证明的志愿填报机构。选择机构时,首先应该选择有资质认证的机构,比如拥有教育部门机构批准的填报机构,这可以避免选择“三无”机构的风险;其次,需要查证机构的师资团队,确定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老师是否真实存在;最后,要仔细阅读机构的服务合同,了解机构的费用结构和服务条款,以免在签订合同之后被收取隐性费用。
总之,在选择志愿填报机构时,考生和家长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保持理性,选择有真实资质证明,价格透明的机构,在保障学业的同时,也能为后期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育部的介入和监管也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让志愿填报市场更加健康和公正,给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