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14岁男孩偷用家长支付宝充值游戏七千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5643.html
08:39

齐鲁网济南3月12日讯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的娱乐方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网络游戏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已经成为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但有时候孩子们在游戏充值时的大手大脚,真的会让家长抓狂。

14岁男孩偷用家长支付宝,充值游戏七千多元

3月4号的早上,济南市民尹女士看了看自己的支付宝,发现自己支付宝这个月被刷了七千多,每次都是一千一笔的支出,可这钱却不是自己花的。

发现钱少后,尹女士第一反应是被盗了,但仔细查看转账记录后,她发现这笔钱并没有出自己家门,而是一分不少地转到了老公的支付宝账户。由于老公对手机操作并不熟悉,因此这个支付宝账户一直是14岁的儿子小明在使用。可等尹女士看了儿子的消费记录后,顿时火冒三丈。

记者看了一下尹女士儿子小明手机近期的消费账单,大部分钱都是转到了一个叫九游游戏的账号里。在3月3号这一天就消费了元钱,3月份一共充值多元钱。

经了解,尹女士的儿子小明把钱全花在了一款名叫“三国杀”的游戏上。小明说,在他的同学当中,用零花钱为游戏充值的不在少数。为了跟同学攀比,小明就打起了妈妈的支付宝的主意。但尹女士至今也不太清楚,儿子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码的。

小明对记者说:“(密码)试了一次就知道了,无非就是那几种,我妈设的。”

大额充值家长心疼,男孩表示:只是数字

不得不说,尹女士低估了自己的儿子,而破解了妈妈的支付密码后,小明就开始大手大脚地往游戏里充值。可于这些钱的分量,小明跟妈妈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

尹女士对记者说:“我一个月挣两千多元钱,他爸爸一个月挣两千多元钱,你想想孩子一千两千地往里充钱打这个游戏,我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尹女士儿子小明却认为,输一个数字就可以当钱花,光是一个数字在减少,也没觉得花钱。

游戏平台:用成年人身份注册账号退款证据无效

小明说,他的游戏帐号是去年10月份,用他自己的身份证号实名注册的。按说,游戏平台应该知道玩家是未成年人,那这笔钱还能否退回呢?

九游游戏客服人员在具体能否退的话,需要技术去评估的。

按照客服人员的提示,尹女士通过QQ联系上了技术人员,并发送了儿子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据,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操作并进行充值的。但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后回复说,该玩家在去年4月份下载游戏并进行注册,信息显示为成年人,在今年3月7号,也就是充值之后,才更改为未成年人的信息,因此证据无效。这时,小明才终于承认,前期对妈妈撒了谎:自己起初是用爸爸的身份证信息注册的,后期又进行了更改。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非理性消费现象频出

孩子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再加上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对于金钱没有明确清楚的认识,在游戏中进行大额充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往期报道中,就有不少类似情况发生。

(资料图片)

年7月份,邹平县12岁的小磊,在短短4天的时间内,往多款游戏充值,总计一万五千元。

(资料图片)

年8月,泰安10岁男孩小瑞在王者荣耀游戏上购买装备,花费一万多元。

(资料图片)

年8月到11月,3个月的时间内,泰安市14岁女孩萍萍转走了父亲银行卡内20多万元钱,全部用于打赏快手主播。

(资料图片)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款项能否退回?

这些未成年人在线充值时,并没有理性的消费观念,而当家长发现后,能将钱追回的却寥寥无几。在尹女士当下遇到的情况中,游戏平台是否应该退还相关费用呢?记者咨询了齐鲁频道法律服务团的律师们。

韩金亮律师对记者说:“民法通则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该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问才有效,否则这个行为是无效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申请退还因购买游戏币支付的相关费用。在本案中,未成年人是用父亲的实名账号注册的游戏帐号,他的监护人,我个人认为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关于小明已充值金额能否退回的问题,齐鲁频道法律服务团的徐江涛律师拥有不同的看法。

徐律师认为,像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已经年满14周岁了,他所做的民事法律行为与他的年龄、智商具有可比性,像这种行为,接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像这种情况下估计这笔钱应该是不好要的。

游戏服务商:反沉迷机制以实名认证为前提

对于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导致过度消费的现象,最好的解决方式应该是防患于未然。在这方面,各游戏服务商有没有相关的管理机制呢?

游戏客服人员说:“本身国家也没有规定小朋友不能玩游戏的,这个游戏本身也是面向全年龄段的,如果不想让小孩充值的话,就是把您家支付宝、银行卡信息还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892.html